欢迎来到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
位置: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

如何加强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?可从这三个方面入手!

来源:湖南日报    发表时间:2022-06-28    浏览次数:23466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”“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,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、尊重劳动,懂得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道理”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,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方向,为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。

发挥“五大功能”,提升实践向度

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,是新时期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的理论逻辑,其核心要义涵盖了劳动是创造物质世界和人类历史的根本动力,是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。教育与劳动相结合,则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。

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,应重在发挥劳动教育的五大功能。

发挥以劳树德的功能,塑造和涵养社会主义劳动观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厚植爱国爱民的情怀。

发挥以劳增智的功能,把握“实践出真知”的方法和原则,构建劳动资源与各个学科有机整合与相互渗透的重要途径。

发挥以劳强体的功能,明确劳动是增强体质的重要方式,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心理成长相结合、相统一。

发挥以劳育美的功能,培养勤劳的审美旨趣,坚持以美育人、以文化人,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。

发挥以劳创新的功能,鼓励青少年通过劳动体验创造之美、创作之美、创新之美。

推进“四个结合”,回应时代要求

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,有利于坚定青少年的理想信念、激发青少年立志成才的动力、提升青少年的实践能力和幸福感。培养诚实劳动、人本关怀、家国情怀的劳动品德与加强劳动科学知识技能教学,有助于帮助青少年理解个人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,深刻体会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,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”的深邃哲理。

做好新时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,必须通过与专业教育、与实践实习、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、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,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价值观。

与专业教育相结合,就是要用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升华专业知识的理解。

与实践实习相结合,就是要以良好的劳动品质引领实践实习的日常。

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,就是要探索劳动价值观教育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灵魂的有效途径。

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,就是要构建劳创融合新型育人模式,鼓励青少年树立新时代劳动精神与创新精神,增强公共服务意识。

“四个结合”既要探索赋予劳动价值观教育独立的地位和性质,也要通过搭建双结合平台、协同社会力量等方式,实现二者有机融合。

融入“三类课堂”,推动实践路径

加强新时代青少年劳动教育,是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、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根本举措。培养勤于劳动、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,必须把握目前新时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的关键和基本点,确立新时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实施机制的现实基础。

融入“三类课堂”,深入研究新时代青少年劳动价值观教育现状,是推动形成教育实施规划和教育落实机制的重要路径。

首先须融入理论教学的课堂,将劳动教育与德育、数学、科学等课程有机结合,促进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。

其次须融入社会实践的课堂,探索义工志愿实践、劳动实践教育,帮助青少年树立向上向善的劳动品德。

最后须融入网络育人的课堂,通过开设线上课程、讲座等教育活动,增强青少年劳动价值观与劳动道德品质修养。

“三课堂”的良性互动,将进一步增强青少年“尊重劳动、崇尚劳动、热爱劳动”的意识,从而外化为实践,做到“辛勤劳动、诚实劳动、创造性劳动”。(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韩慧莉)

[声明]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,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,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。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未署名,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,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,或做删除处理。谢谢!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。
推荐研学
相关资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