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京—上海研学旅行注意事项(2025年6月20日版) --- 一、行前准备 1. 证件与资料 - 必带:身份证/学生证、研学手册、紧急联系卡(含领队电话、家长电话)。 - 建议:将证件拍照存档至手机,并准备1份复印件备用。 2. 物品清单 - 基础物品:轻便背包、防晒帽、雨具(6月梅雨季)、舒适运动鞋(日均步行1.5万步)。 - 学习工具:笔记本、笔、手机/相机(记录任务)、充电宝(2万毫安以内)。 - 健康防护:晕车药、肠胃药、驱蚊液、口罩(人群密集处使用)。 3. 着装要求 - 南京/上海6月气温25-32℃,建议速干衣裤+防晒衣,避免拖鞋/短裤进入纪念馆等严肃场所。 --- 二、安全与纪律 1. 集体行动原则 - 全程跟随小组,严禁单独离队;如需短暂离开(如洗手间),必须向带队老师报备。 - 夜间禁止外出,酒店入住后需22:00前完成查房。 2. 财物安全 - 贵重物品(手机、钱包)随身携带,背包不离视线;上海地铁等场所谨防扒窃。 - 现金建议携带200-300元,其余使用手机支付。 3. 紧急情况处理 - 若遇身体不适或意外,立即联系领队(电话已印在联系卡上); - 牢记集合点坐标(如中山陵停车场、上海科技馆南门)。 --- 三、研学礼仪与环保 1. 文化场所规范 -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肃穆场地:禁止喧哗、拍照时关闭闪光灯。 - 博物馆/科技馆:不触摸展品,互动设备按指引操作。 2. 环保实践 - 自备水杯(南京/上海景区均设直饮水点); - 垃圾分类投放(上海执行严格分类政策)。 --- 四、健康与饮食 1. 饮食注意 - 避免生冷食物(如南京盐水鸭需确认新鲜度),优先选择团队订餐; - 上海本地菜偏甜,过敏或忌口需提前告知老师。 2. 防暑措施 - 每2小时补充水分,景区阴凉处休息; - 中暑征兆(头晕、恶心)及时报告。 --- 五、学习任务提示 1. 每日复盘 - 晚20:00-21:00小组讨论,整理当日照片/笔记,完成研学日志。 2. 互动任务 - 南京科举博物馆:尝试用毛笔写一句古诗; - 上海科技馆:拍摄最感兴趣的发明,小组分享理由。 --- 特别提醒: - 出发前确认健康码状态(根据2025年防疫政策调整); - 家长微信群将每日18:00更新行程照片与简报。 安全口号:*“眼观历史,心系安全,手护文明!”*
一、线路简介:
1、线路名称:南京-上海研学6日游
2、适用对象:初中生
3、研学地点:南京、上海
4、课程安排:学习红色爱国精神
二、研学资源:
三、研学目标:
1、知识目标:了解中国近代史
2、能力目标:完成关于近代史的写作
3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:弘扬传承中国红色精神
四、研学线路:第一天(7月2日):六朝风韵启程,湖光夜色鉴古今
· 06:30 开封市六中集合出发,沿连霍高速转京沪高速赴南京。
· 14:00-18:30 玄武湖研学
o 研学目标:解析山水城林格局,感受“金陵明珠”的生态与军事意义。
o 活动设计:
§ 环湖徒步观察明城墙与紫金山“龙蟠”之势,结合《古代玄武湖军事作用图》解析六朝水军训练场的历史功能48。
§ 登台城遗址,眺望“钟山—玄武湖”城市轴线,体会“城湖一体”的规划智慧。
· 18:30-19:30 宾馆就餐
第二天(7月3日):近代风云激荡,博爱精神永存
· 08:30-12:00 中山陵
o 研学目标:体悟“天下为公”的家国情怀。
o 活动设计:
§ 攀登392级石阶(隐喻3.92亿同胞),在祭堂前朗诵《总理遗嘱》,探讨“振兴中华”的当代意义。
§ 绘制建筑中轴线图,解析“自由钟”造型的象征内涵。
· 14:00-17:00 总统府
o 研学目标:透视半部民国史,理解时代变革。
o 活动设计:
§ 按“晚清—太平天国—民国”时间轴分组寻踪,对比西式门楼与江南园林的建筑冲突610。
§ 模拟国共谈判场景辩论,深化对历史抉择的认知。
17:30-20:00 夫子庙
o 研学目标:触摸科举文化脉搏,体验市井人文。
o 活动设计:
§ 参观中国科举博物馆,沿130米下沉坡道(象征1300年科举史)探索古代选才制度56。
§ 品鸭血粉丝汤、梅花糕等非遗小吃,记录秦淮河畔商俗文化。(呼朋唤友,自费体验。感受南京与开封小吃的不同)
夜宿:南京宁归来酒店(毗邻玄武湖,减少通勤)
§
晚间任务:撰写《从帝制到共和:总统府见证的转折》微报告。
第三天(7月4日):英魂铸就丰碑,国殇唤醒担当
· 08:30-11:30 雨花台烈士陵园
o 研学目标:传承“信仰至上”的红色基因。
o 活动设计:
§ 共同瞻仰烈士群雕,解读“九烈士”代表的阶层多样性。
§ 抄写邓中夏家书,剖析“舍生取义”的精神内核。
· 13:30-16:30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
o 研学目标:铭记历史创伤,筑牢和平信念。
o 活动设计:
§ 在“万人坑”遗址静默沉思,收集幸存者证言卡片。
§ 于和平广场合唱《和平颂》,撰写反战宣言贴于“记忆之墙”。
意义升华:对比雨花台“主动牺牲”与纪念馆“无辜受难”,探讨青年在历史维度中的责任。
第四天(7月5日):水乡织就文明,枕河人家寻脉
· 07:00 赴周庄(车程4h)
· 011:30-14:30 周庄研学
o 聚焦:双桥水道布局与沈厅商帮文化,解析“水陆并行”的经济地理。
· 15:00 出发赴上海(车程2h),夜宿上海南京路附近酒店。
任务:拍摄“水乡一景一诗”,配文解析人居与自然的共生智慧。
第五天(7月6日):红船初心领航,都市气象万千
· 09:00-11:30 中共一大会址
o 研学目标:溯源建党初心,对比“石库门—天安门”的征程。
o 活动设计:
§ 扮演13位代表研讨《共产党宣言》,录制“青春告白党”视频3。
· 14:00-16:00 上海博物馆
o 研学目标:解码文物中的江南文明。
o 活动设计:定向寻找“大克鼎”“越窑青瓷”,绘制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图9。
· 16:30-22:00 外滩与陆家嘴
o 研学目标:读懂改革开放的“城市答卷”。
o 活动设计:
§ 登东方明珠玻璃廊桥,拍摄“浦西万国建筑—浦东摩天楼”对比图。
§ 外滩夜话:讨论“南京路商业史”与“自贸区政策”,撰写《未来城市构想》。
§ 漫步上海外滩,探密隐藏美食。(自费活动)
第六天(7月7日):科技赋能未来,青春扬帆起航
· 09:00-11:30 上海科技馆
o 研学目标:激发科学报国志向。
o 活动设计:
§ 体验“太空秀场”失重模拟,操作机器人绘画19。
§ 在“院士墙”前宣誓:“强国有我,科技争先”。
· 12:00-13:30 豫园文化小结
o 品尝小笼包,分享研学手账精华页,用三关键词总结沪宁精神。
· 14:00 启程返汴,22:00 抵开封(预估车程8h)。
五、研学内容:
1、课程介绍:引导学生在行走中触摸城市脉搏,感悟历史传承与精神内核。
2、课程特色:外出研学更容易感同身受
3、研学过程:游玩+学习相结合
4、沿线配套:老师、导游、司机
六、研学实践环节:
1、实践具体内容:读懂改革开放的“城市答卷”
2、成果收集与展示:拍摄作品、写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