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开封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服务平台
位置:首页研学课程课程详情
课程
一探究“镜”
本次课程以电子显微镜为核心,填补传统教育中微观实践的空缺,打破学生对物质形态的传统认知,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。让学生接触高端科研设备,理解技术如何扩展人类认知边界,培养对科学仪器的敬畏与兴趣。

适用学段小学初中高中

课程时长2个小时

课程类别国防科工

相关基地汴京饭店研学交流中心

微信扫一扫
行前教育
该课程未添加行前教育信息
课程详情

一、课程简介:

1、课程名称:一探究“镜”

2、适用对象:6-18岁中小学生

3、研学地点:电子显微镜博物馆

4、课时安排:2小时

二、研学目标:

1、知识目标

1)认识电子显微镜,及应用到哪些领域。

     (2)知道光学显微镜的构成部分及成像原理。

2、能力目标

1)通过对电子显微镜的认知,引导到光学显微镜的成像原理,以及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细胞的排列形状及色彩变化。

     (2)动手制作光学显微镜模型。

3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

1)通过对电子显微镜的了解,激发探究科学的兴趣,给学生一次启蒙的机会,也许他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。

2)通过观察光学显微镜,了解微生物世界的奇妙。

3)通过动手实操,锻炼自主动手能力,丰富研学体验,激发学习动力。

三、研学线路:

       电子显微镜博物馆-研学教室

四、研学内容:

1、行前:

1)翻阅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书籍,了解其工作原理和所运用的领域。

2)通过科技手段,让学生直观了解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史。知道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,让他们知道科技的力量。

2、行中:研学中需掌握的知识(导师讲解、学生发现)

通过了解电子显微镜的发展历程,观察其实物结构和工作原理,学生们将深入认识电子显微镜在多个领域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趋势。课程将从光学显微镜入手,现场观察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。亲手制作简易的光学显微镜模型,通过实践理解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。

3、行后:

本次课程设计,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,又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。也微妙的实现了跨学科知识融合,将物理、生物、化学等学科知识具象化,解决课堂中“抽象概念难理解”的问题。师资配置合理,导师讲解细致,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。整体而言,本次研学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,还为他们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
五、研学实践环节:

1、实践具体内容:由浅入深,由抽象到具体,由理论到实践

2、方法步骤

1现场授课2实际观察3模型制作

3、成果收集与展示

  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显微镜,并用它观察物体,可与同学交流分享自己的制作心得,以及参观完电子显微镜博物馆的观后感。

 

课程安排
智慧地图
抱歉!暂无智慧地图。查看其它智慧地图示例
本文信息为原创内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、改动及发布本文,否则将视作侵权处理,追究法律责任。

汴京饭店研学交流中心

地址:河南省开封市龙亭区北书店街道东大街汴京饭店院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