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河图里学非遗
一、课程简介:
1、课程名称:上河图里学非遗
2、适用对象:小学、初中、高中
3、研学地点:开封博物馆、研学教室、清明上河园、万岁山、翰园碑林
4、课时安排:三天两晚
二、研学目标:
1、知识目标:本次课程以”探索中华文化,传承华夏精神“为基础,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,并与人教版教材相结合。从非遗文化、宋代诗词、四大发明、美食文化,四方面探讨中华宋文化和非遗传承,让学生们学习中国文化,树立文化自信,知行合一。
2、技能目标:学习宋代历史,了解如何鉴赏手卷,体验木版年画和传统装裱的操作,学会如何制作宋式果子。
3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:通过对宋文化的了解,培养对历史的学习兴趣,感受古人的智慧,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,认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,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。
三、研学线路:
开封博物馆-研学教室(古画揭秘)-清明上河园-万岁山-翰园碑林
四、研学内容:
1、行前:行前需知晓的基础性知识(自行查资料、看视频)
(1)翻阅有关宋文化类书籍,了解相关的知识。如《东京梦华录》、《宋时鉴赏词典》等。
(2)结合所在年级,复习或预习不同学科有关《清明上河图》 的教材,行知合一。如七年级历史《宋代经济的发展》《两宋时期的社会生活》、六年级语文精读课《清明上问围》、六年美术《清明上河图》、三年级语文《一副名扬中外的间》。
2、行中:研学中需掌握的知识
开封博物馆
在开封博物馆探究《清明上河图》。北宋开封府题名记碑、宋拓王羲之《十七帖》、元颜辉《山水楼阁人物图》、明宣德青花缠枝莲纹瓷盘皆为文物中的珍品。
古画揭秘
了解并学习《清明上河图》的内容及历史地位,通过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卷内故事,感受大宋时期的繁华和富足。解读故事,学习文化,了解风俗,再对照当下用侦探的手法,解读出多种宋代非遗。
清明上河园
通过实地探究清明上河园,沉浸体验和寻找中国的民俗、文化、历史和传承四方面的关系,集中探讨“宋文化”对我们的意义。
中国翰园碑林
古装体验
做个“小书童”——穿越身着古装三件套,外出游学求上进!太帅了!
拓片体验
做个“小拓匠”——体验流传1500年传统技艺,制作自己的研学作品,亲身体验什么叫做工匠精神。
国学礼仪
做个“有礼之人”——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,儒家文化是礼乐文化,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。
曲水流觞
做个“小书法家”——溯源东晋,对话王羲之,欣赏兰亭舞蹈,体验饮酒赋诗的雅事。
3、行后:课后总结
(1)成果展示性总结
学生将在研学结束后进行成果展示,如制作研学报告、PPT演讲、绘制研学画作等。我们将根据成果的创意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等方面进行总结,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研学成果,同时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。
(3)同伴互评
我们将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同伴互评,通过互相评价对方的研学成果和表现,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交流。同伴互评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,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,同时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。
(4)教师评价
教师将根据学生在研学过程中的表现、成果展示以及同伴互评的结果,给出综合性的教师评价。教师评价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,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力,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建议。
(5)家长评价
我们还将邀请家长参与评价,让家长了解孩子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和收获。家长评价将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和成长变化,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。
通过以上多元化的评价和总结方式,我们可以全面、客观地评估学生在研学旅行中的表现和收获,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有针对的指导和建议。同时,我们也将不断优化和完善评价体系,提高研学旅行的质量和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