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行前课程目标
知识目标:了解植物的基本分类、生态功能及文化意义,掌握研学活动的基本流程。
能力目标:培养观察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和环保意识。
情感目标: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,增强对植物探索的兴趣。
2. 行前课程内容
(1)植物基础知识
植物的分类:
介绍植物的主要分类(如花卉、乔木、灌木、草本植物等)。
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植物的形态特征。
植物的生态功能:
讲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(如光合作用、提供栖息地、净化空气等)。
通过案例说明植物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。
(2)植物文化探索
植物与传统文化:
介绍植物在历史、文化中的象征意义(如梅花象征坚韧、李树在李姓起源中的意义)。
结合诗词、名典等传统文化元素,讲解植物文化的内涵。
植物与生活:
讲解植物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(如药用植物、食用植物、观赏植物等)。
通过互动问答,激发学生对植物探索的兴趣。
(3)研学活动介绍
活动流程与安排:
介绍研学活动的具体流程(如植物多样性探索、生态互动体验、自然手工工艺品制作等)。
强调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环保要求。
团队协作与任务分配:
讲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,分配小组任务(如自然游戏、园林调研等)。
通过小组讨论,制定活动计划。
(4)环保教育
环保知识普及:
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,介绍垃圾分类、节约资源等环保行动。
通过案例说明植物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关系。
环保行动倡议:
鼓励学生在研学活动中践行环保理念(如不乱扔垃圾、爱护植物等)。
通过互动讨论,提出具体的环保行动方案。
3. 行前课程形式
课堂讲解:通过PPT、视频等多媒体形式,生动讲解植物知识和研学内容。
互动问答:通过提问和讨论,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热情。
小组活动:通过小组讨论和任务分配,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。
实践体验:通过模拟实验(如制作简易植物标本),提前感受研学活动的乐趣。
4. 行前课程安排
时间:研学活动前1-2天,时长约2小时。
地点:学校教室或线上平台。
参与人员:全体学生、带队老师、研学导师。
5. 行前课程准备
物资准备:
准备PPT、视频、图片等教学资料。
提供植物标本制作材料(如叶片、花朵、胶水、卡纸等)。
学生准备:
提前阅读研学手册,了解活动内容。
准备笔记本和笔,记录学习心得。
6. 行前课程总结
同学们,通过行前课程的学习,你们已经掌握了植物探索的基本知识和研学活动的流程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走进郑州绿博园,亲身感受自然的魅力,探索植物的奥秘,开启这段充满意义和乐趣的研学之旅吧!
郑州绿博园一日研学旅游线路实施计划
一、课程主题
主题名称:探索植物奥秘,尽享自然之美
适用对象:中小学生(可根据年龄调整内容深度)
研学时长:1天
课程地点:郑州绿博园
二、实施目标
知识目标:了解植物多样性、生态系统的构成、植物文化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。
能力目标:培养观察能力、动手实践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。
情感目标: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,增强环保意识和文化认同感。
三、 实施流程
前期准备
1. 课程设计与资源准备
确定研学线路和活动内容,准备研学手册、植物观察记录表、手工材料等。
与绿博园管理部门沟通,确保场地、设备和人员支持。
2. 学生分组与导师分配
根据学生人数分组,每组10-15人,配备一名研学导师。
提前培训导师,确保熟悉课程内容和安全注意事项。
3. 物资准备
准备急救包、饮用水、遮阳帽等安全保障物资。
实施流程
上午:植物探索与生态学习
1.集合与开营仪式(9:00-9:30)
地点:绿博园北门广场
内容:研学导师介绍活动安排、安全注意事项,分组并发放研学手册。
2.植物多样性探索(9:30-10:30)
地点:绿博园植物园区
内容:学生跟随导师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,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功能,完成植物观察记录表。
3.植物文化课堂(10:30-11:30)
地点:郑州绿博园植物文化景观雕塑
内容:通过植物文化雕塑和文化故事讲解,了解植物在历史、文化中的象征意义。
4.展园文化学习(11:30-12:00)
地点:绿博园精品展园
内容:通过绿博园内精品展园的观摩与学习,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及文化内涵,学习现代园林的创新设计。
中午:午餐与休息(12:00-13:30)
地点:绿博园餐饮区
内容:学生享用午餐,休息调整。
下午:动手实践与总结分享
1.手工制作(13:30-14:30)
地点:绿博园手工体验区
内容:学生通过收集的落叶与花朵,学习制作植物浮雕、敲拓染、植物标本等手工作品,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。
2.团队协作挑战自然游戏(14:30-15:30)
地点:绿博园户外拓展区
内容:学生分组完成自然游戏,如通大自然的声音、自然寻宝、自然侦探等自然游戏,提升团队协作能力。
3.总结与分享(15:30-16:00)
地点:绿博园结营地点
内容:各小组分享研学收获,导师总结分享并合影留念。
四、安全保障
安全预案:提前制定安全应急预案,确保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理。
导师陪同:每个小组配备一名研学导师,全程陪同并关注学生安全。
物资保障:提供急救包、饮用水、遮阳帽等安全保障物资。
五、课程评价
过程评价: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、团队协作能力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。
成果评价:根据学生的研学手册记录、植物标本制作成果、团队任务表现进行综合评定。
反馈与改进:收集学生和导师的反馈,优化课程设计。
六、附加服务
提供研学纪念品(如植物种子、环保袋等)。
提供研学照片和视频记录,供学生和家长留念。
七、实施注意事项
天气预案:如遇恶劣天气,及时调整活动安排,确保学生安全。
时间控制: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,确保每个环节顺利进行。
环保教育:在活动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,引导学生爱护植物和环境。
通过以上实施计划,学生能够在郑州绿博园中探索植物的奥秘,感受自然之美,同时提升综合素质,培养对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