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千年帝都”洛阳几经兴衰,最盛时当属隋唐时期。建于伊河河畔的龙门石窟,这座雕刻在石头上的千古绝唱,便是盛唐气象的最佳见证。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,现存的2300余洞窟,2800块碑刻题记,近11万尊造像和60余座佛塔,代表了皇家石窟寺艺术的巅峰,也诉说着中原风格和大唐风范,是世界上造像最多、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。
【龙门石窟】
“千年帝都”洛阳几经兴衰,最盛时当属隋唐时期。建于伊河河畔的龙门石窟,这座雕刻在石头上的千古绝唱,便是盛唐气象的最佳见证。
如今,龙门石窟仍存有2345个窟龛、近11万尊造像,其中,唐代营造的约占60%,以奉先寺为代表的一系列唐代时刻,汇聚着盛唐时期顶级的人力、物力,呈现出鬼斧神工的造像艺术。
但是,当你真正来到龙门石窟,才会发现,龙门石窟的光彩远远不止于盛唐。自公元493年,北魏孝文帝下令迁都洛阳开始,龙门石窟这一雄浑壮丽的大型石窟群,便在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。